今年八月,在参加寻访“五老”活动时我前往金华市图书馆查阅县志,想要了解家乡的人和事。手指拂过书页,摩挲间倏然出现一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卢洪法,那是我的爷爷。印象中爷爷一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除了画画就喜欢对着窗外发呆,和他聊天也不怎么有回应,以至于作为孙儿,我却对他的过往不甚熟悉,也没曾想会以这样的方式走近他。起心动念,我当即前往爷爷家中,但在那扇让我有些恐惧的门前逡巡许久,最终心中的疑问驱使我敲开了那扇探寻爷爷过去的大门。
对于我的到来,爷爷显得非常惊讶却也十分开心。随后,我向爷爷表达了来意,提出了萦绕心头的疑问——为何在县志上会出现他的名字。沉默良久,爷爷终于开口,“因为我曾经在政府任职,而且我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听着爷爷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我才知道原来每次发呆的他是在独自咀嚼着那些回忆。
时代的动乱让家人离散,这给年幼的爷爷留下了心头抹不平的创伤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他终于看到了生活的曙光,于是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见证了新中国的一化三改,也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变。从田间地头到府院阁楼,金华大大小小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八五年的时候,我被组织上任命为中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职期间做了许多工作”。
“是组织直接任命的吗?”我问。
“呆个(金华方言中‘对的’的意思),当时组织上十分信任我,而且我是大学生也是党员,做事情也一贯认真,组织上就直接任命我了”。
当我问起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时,他眼里顿时有了光亮,也挺直了腰板。原来,作为一名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竟是在市委党校给基层党员培训班上党课、讲党史。他说,那是在为党培养有思想觉悟的党员干部,是在传递火炬。在他的心中,“党员”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能成为党员的都是人群中最出类拔萃的人。
“你还记得当时上课的情形吗?”“那肯定记得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爷爷顿时激动了起来。“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劲头十足。大家都对国家事务有着极高的热情,经常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培训的学生也会时不时向爷爷提出自己在阅读历史时产生的疑问。或许有些问题非常幼稚,但爷爷始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明白自己是为了谁而奋斗。后来,有不少同学在结业后回到了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当地党组织的中坚力量。
在十余年的时光中,爷爷做过许多事情,担任过许多职务,但唯独这件事情让他至今印象深刻。我知道,他是在欣慰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
聊天的过程中,爷爷突然提出要去以前的党校看看。于是我陪着爷爷凭着他记忆中的路线前往曾经的老党校,然而却难寻当年的痕迹。
爷爷记忆中的党校“小破楼”已被崭新的高楼大厦替代,周边的曲折小道也换成了横平竖直的宽阔马路,叫人摸不清方位。“说真的,这些年变化是真的大,以前这样气派的高楼整个金华也没几座,最近这几年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那个永盛广场比杭州的都好!”爷爷开心的接着说,“果果(我的小名),现在大街上看到好多小学生,那个子都老高了,我看有几个比你都高,我当时还以为是高中生”。虽然这挺伤我自尊心的,但事实胜于雄辩。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新党校正在建设,就建在以前的金华警察学校原址上。爷爷十分想进去看看,但因为仍在建设,只能暂且搁置这个念头。爷爷指着正在建设的房子说:“你看那些房子,都是一点一点建出来的,打好地基尤为重要。成为党员也是要这样,一步一步来,把自己的思想搞端正了,把学习搞扎实了,把工作做踏实了,才水到渠成,别急吼吼地只为求一个身份。你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成就,那都是一代代人用鲜血用汗水建设出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事。记住,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千万不要脱离群众,你是从群众里面出来的,你爸爸妈妈也是。咱们搞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就像这些年,你是不是物质条件变好了?时不时也能吃点高级海鲜了?你入嘴的时候就得想到还有多少人吃不上这一口,你要为他们去奋斗,这才是党员应该想的事。”
随后我和爷爷谈起青年人的状态,提及了一些流行的“躺平”、“佛系”文化。听罢,他说起了习总书记曾讲过的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爷爷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新时代的一切都是崭新与充满希望的,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他们用人生见证了历史,现在火炬交到了年轻人的手中,希望年轻一代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小事着手,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每一件事。有志者,当谋事不谋名。
看着如今已86岁高龄的爷爷,虽然早已退出了一线,但依旧积极支持、配合宣传部的工作,在有后辈前来请教时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爷爷有过许多身份,“老干部”也好,“老专家”也罢,都不及“老党员”令他自豪,这是他终其一生的精神底色,是魂之所系,也是根脉地基,因为这个身份牵连的另一头是——“人民”。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
卢靖睿
指导教师:郑畅、胡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