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处

学“五老”精神,做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4-01-19 11:34:13 浏览量:977次 信息来源:原创文章

习总书记说:“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复兴的底气。中国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今天我们走进“五老”,学习“五老”精神,是为了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和强大力量,以此激发前进的不竭动力。很幸运,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五老”,他是老教师——彭守国老先生。

发奋自学当教师,一心投身于教育。1953年,彭老先生出生在一个随州的农民家庭,只上过小学认识几个汉字。因机缘巧合他在村干部的推荐下当了老师,从此他便爱上了三尺讲台上的一方天地。适逢1978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党中央到地方都重视教育。受到影响的他认为只有自己的教育水平提升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始终坚信可以靠自己独立学习也能获得提升。他在访谈中说:“世界的文学家高尔基,中国的数学家华罗庚和当时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他们也是没有学历都是自学,是他们激励了我,让我有学习的动力。”在这期间他写过一篇文章“自学是通向成才的桥梁”。从这以后,他自攻13门课,最终从现代汉语语言文学专科毕业,他也通过了随州市的公办教师考试,从少之又少的名额中脱颖而出,成功从一名民办教师转正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他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满怀信心洗辱语,硕果累累话佳绩。彭老先生一丝不苟,认真从教多年,带出大批优秀学子。当我问到彭老先生为什么坚持要把学生带好?彭老先生说,他在花湾教书时,当地曾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花湾、棋盘山老师喝稀饭,学生考试不及格,老师考试打鸡蛋(零分)。这句话讽刺了当时地方教育的落后,表现了大家对教育水平的不满。那个时候他正在花湾中学的附小任教,听到这个他发奋要洗涤这句贬辱教育的流言,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要有精神的。”他开始琢磨如何能让学生的成绩提上来。他每天在办公室认真备课,一待便是到了深夜,有时甚至连饭都忘记吃,耐心仔细为学生做辅导,帮助学生提升成绩。也就是从那年开始(198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成绩连续六年获得第一,他也也获得了随州市第一个“模范教师”称号,并且受到了市长李文烈的表扬。

耐心开导教学生,既扬美德又暖心。当我问到彭老先生教育心得时,他说:“教育学生不要光看分数,更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告诉我:“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每个老师最重要的责任,但也是教学中最难做的事。”当我问到他是以什么方式来教育学生?他回答了这两个方面:第一,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懂得“亲其师,信其道”的含义。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都有自己的爱好。要抓住学生的爱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让他对其他门功课也产生兴趣,这样学习就不困难了。

在访谈中彭老先生提到过他们班有一位叫龚平的学生,是一个单亲留守儿童,家庭困难,性格内向,但是他热爱打乒乓球。那天龚平同学打乒乓球把裤裆撕了一个大开口被班里同学嘲笑,彭老用缝衣针一针一线地帮他缝好,把自己孙子的衣服鞋子都送给龚平同学,还告诉他以后有困难就找他,龚平同学非常感动。自此之后,龚平同学有了笑脸,有了精气神。那年学校举办的冬季运会,龚平同学获得了三年级组的乒乓球冠军!从那时候彭老就告诉龚平同学,乒乓球都这么厉害,要是把练习乒乓球的那股劲用在学习语文数学,那成绩肯定也能提升。后来龚平同学像是被这句话点醒了,端正了学习态度。彭老每次上课都把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即使有错,也伸出大拇指表扬,让大家鼓掌鼓励,慢慢地,龚平同学的学习劲头就足了,学习成绩进步了。

退休仍然不褪色,忠诚教育大半生。再后来彭老先生调入何店镇中心小学工作到退休,他在此期间曾经在何店镇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政教处主任,1992年任副校长至退休。退休至今10年来,只要学校教师婚丧嫁娶,无人代课,他都默默地顶上。退休时,欢送会上他说了这几句话:“忠诚教育,无怨无悔,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短短的几句话体现出彭老先生对教育的坚持与热爱,这也教会了我对自己的热爱的事业要持之以恒。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我们不一定要成为彭守国老先生,也不一定能成为 “五老”,但我们要深刻领会“五老”精神,用真诚、热爱、奋斗、奉献,在青春的赛道上奔跑出自己的风采!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

江希明、丁兆熙

指导教师:吕晓泓